關于印發《洛陽市加快調整和優化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意見(2018—2020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黨(工)委和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委各部委,市直機關各單位,各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各人民團體:
《洛陽市加快調整和優化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意見(2018—2020年)》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洛陽市委辦公室
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0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洛陽市加快調整和優化城市區能源結構
産業布局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意見
(2018—2020年)
爲加快推進“9+2”工作布局,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完成國務院和省政府下達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爲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提供環境支撐,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等文件精神,現就加快調整優化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出如下意見。
一、 深刻認識城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面臨的嚴峻形勢
(一)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調整優化及大氣汙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6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先後出台了《中共洛陽市委、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生態環境建設體系的指導意見》(洛發〔2016〕12号)、《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7個實施方案的通知》(洛政辦〔2016〕65號)等一系列文件,市直各部門、各城市區協同聯動,真抓實幹,先後完成了城市區燃煤電廠8台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拆除了城市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99台(385蒸噸),拆除茶浴鍋爐、燃煤大竈、經營性小煤爐等燃煤散燒設施6813個;完成“雙替代”2.5萬戶、企業煤改氣204家,完成10蒸噸以上28台(1116蒸噸)燃煤鍋爐提標治理;取締“散亂汙”企業1287家;新鋪設集中供熱管網87千米,城市區集中供熱率達到70%以上;積極推廣使用清潔型煤,城市區共取締散煤銷售點307家。2016年以來,城市區二氧化硫減排13156.84噸,氮氧化物減排10336.79噸;2017年我市空氣質量實現了“兩降一升”;截至2018年9月底我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26%,PM10濃度同比下降17.6%。
(二)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調整優化及大氣汙染防治任務依然艱巨
從當前我市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現狀看,能源結構偏煤、産業結構偏重、空間布局偏亂的狀況尚未根本轉變。城市區現有燃煤集中供熱鍋爐15台(715蒸噸)、工業燃煤鍋爐7台(155蒸噸)、燃煤火電機組8台(總裝機容量190萬千瓦時)、潔淨型煤廠6家,年累計耗煤量381萬噸,占全市燃煤量的1/7;城市區內(不含吉利區)現有9家耐火材料企業、23家铸造企業、2家有色冶煉企業、4家燃煤磚瓦窯、2家煤炭開采企業、14家化工企業、1家玻璃企業、346家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業,而且企業在物流过程中使用重型柴油货车数量庞大,严重影响着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从我市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看,尽管2016年以來環境汙染指數逐年降低,但絕對值仍在高位運行,實現空氣質量根本好轉任重道遠。
(三)城市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面臨新機遇新挑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明確指出,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已將我市納入汾渭平原全國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明確提出了今後三年要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群衆藍天幸福感的具體目標,除在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公布排名外,還將列入全國重點區域169個城市實行絕對值、下降幅度月考核排名,同步開展常態化督查。這些都給我市大氣汙染防治、空氣質量改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我市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城市區産業布局、能源消費結構現狀,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号),需要我们紧扣目标,强化措施,背水一战,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力度,逐步削减城市区燃煤量,加快疏解城市生产性功能,推动一批企業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
同時,隨著“9+2”工作布局、“964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的深入推進,城市區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産業布局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從“引熱入洛”工程實施情況看,隨著東線偃師、北線孟津、西線宜陽、南線伊川“引熱入洛”工程的逐步實施,爲城市區清潔取暖、燃煤替代創造了條件。從“一中心、六組團”城市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看,随着周边组团县(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務设施逐步完善,组团县(市)与中心城区交通连接、产業承接、生态对接步伐加快,周边县(市)产業集聚区已具备承接城市区产業转移功能。从我市铁路路网结构及运输能力看,逐步扩大铁路运输,减少公路货运比例的时机也已成熟。从天然气保障能力看,随着天然气储配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新增用气量向重点区域居民清潔取暖倾斜政策加快实施,天然气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氣代煤”加快实施提供了保障。从企業和群众认知情况看,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企業、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为加快调整优化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 總體思路及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2018—2020年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調整優化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9+2”工作布局和生態環境建設體系部署要求,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爲核心,突出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産業布局兩大重點,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標本兼治三大原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行政四大手段,大幅減少城市區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不斷提升城市清潔發展水平,持續改善城市區空氣質量,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爲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提供環境支撐。
(二)主要目標。經過三年努力,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和 PM10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城市區PM2.5年均濃度達到54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濃度達到95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達到260天以上;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具體目標:2020年底前,城市區大唐、華能4台30萬千瓦以下燃煤發電機組(其中包括:華能熱電2×13.5萬千瓦機組、大唐洛陽熱電2×16.5萬千瓦機組)在完成背壓改造、非供暖季停運的基礎上制定退出計劃,4台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按照深度減排治理要求完成“綠色化改造”;停用城市區22台(870蒸噸)集中供熱和工業燃煤鍋爐;全面完成城市區居民2萬戶約8萬人生活燃煤“雙替代”;關停城市禁燃區內4家以煤为燃料的砖瓦企業;城市区耐火材料、铸造、有色冶煉、化工、玻璃行業退出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耐火材料4家、鑄造工業11家、有色冶煉2家、玻璃工業1家、化工行業7家);城市區346家涉VOCs排放企業全部实现达标治理。
三、 主要任務
(一)強化“散亂汙”企業综合整治
根據産業政策、産業布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要求,進一步明確“散亂汙”企業及集群整治标准,在全面排查、清單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先停後治”的原則,實施分類處置。列入關停取締類的,做到“兩斷三清”(切斷工業用水、用電,清除原料、産品、生産設備);列入整合搬遷類的,按照産業發展規模化、清潔化的原則,搬遷至適合的工業園區並實施升級改造;列入升級改造類的,實施清潔生産技術改造,全面提升汙染治理水平,凡環保不達標的一律依法停産整治。建立“散亂汙”企業动态“清零”機制,堅決杜絕新上“散亂汙”企業项目和已取缔的“散亂汙”企業异地转移、死灰复燃。
牽頭單位:市工信委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商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安全監管局,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二)疏解城市區生産功能
全面排查城市区耐火材料、铸造、有色冶煉、化工、玻璃、煤炭、砖瓦等涉气重点企業,按照“一中心、六組團”城市发展战略,针对行業特点和周边县(市)主导产業发展、产業布局,加快推进城市区涉气重污染企業搬迁改造、关停退出。原则上城市区耐火材料、玻璃企業疏解转移至伊川县、汝阳县产業集聚区,铸造、有色冶煉企業疏解转移至宜阳县产業集聚区,化工企業疏解转移至孟津华阳产業集聚区、吉利石化产業集聚区,其他如需要转移的装备制造、机械加工项目重点向偃师市、新安县等产業集聚区转移。2018年10月底前,明确城市区耐火材料、铸造、有色冶煉、化工、玻璃、煤炭、砖瓦等搬迁退出企業名單及相关政策,鼓励企業在退城进园的过程中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和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发展。2018年10月底前,關停城市區內4家以煤为燃料的砖瓦企業。2019年底前,城市区耐火材料、铸造、有色冶煉、化工、玻璃五个行業企業退出比例达到20%以上,2020年底前退出比例達到50%以上,2023年底前全部退出,未按計劃執行的依法依規予以關停。
牽頭單位:市工信委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環保局、國土資源局、工商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全面實施工業提標治理
城市區大唐、華能4台30萬千瓦以下熱電聯産機組要在完成背壓改造、非供暖季停運的基礎上制定退出計劃,4台30萬千瓦以上燃煤機組2019年6月底前完成深度減排及煙羽“脫白”治理,確保穩定超低極值排放,待技術成熟後完成背壓改造;加快實施“節煤增效”等清潔化改造,提高機組熱效利用率,降低發電能耗;燃煤運輸由公路柴油貨車爲主轉爲鐵路運輸爲主;按照“物料進倉、密閉傳輸、場地硬化、車輛沖洗”的要求,切实加大无组织排放治理力度,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城市区所有规模以上工業企業,要实现在线监控设施100%全覆盖。各相关企業要切实履行環保主体责任,全面完善污染防治设施,严格按照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局、工信委,洛陽供電公司,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四)全面停用城市區燃煤鍋爐
到2020年采暖季前,原則上停用城市區集中供熱燃煤鍋爐,作爲“調峰熱源”應急備用或停運拆除。2018年采暖季,新区西郊調峰熱源厂(3×75蒸噸)燃煤鍋爐停用作爲臨時備用熱源,高新熱力有限公司(2×35蒸噸+1×20蒸噸)燃煤鍋爐停用作为临时备用热源;河南恒益新能源有限公司煤粉炉停用。2019年6月底前,市熱力公司七一路熱源廠可新建1台燃氣鍋爐向城市區提供高壓蒸汽,其向城市區提供高壓蒸汽的燃煤鍋爐停用。2019年采暖季,市熱力公司七一路熱源廠(4×35蒸噸)燃煤鍋爐停用作为临时备用热源;停用拆除市热力公司东区临时热源厂(2×20蒸噸)燃煤鍋爐。2020年采暖季,市熱力公司伊濱區熱源廠(2×100蒸噸)燃煤鍋爐停用作为临时备用热源。空空导弹研究院2018年采暖季前“三供一業”改造分離到位後,西區新建1台燃氣鍋爐用于保障軍工生産,燃煤鍋爐停用作爲應急備用;東區新建1—2台燃氣鍋爐用于保障軍工生産,拆除現有4台20蒸噸的燃煤鍋爐,保留35蒸噸燃煤鍋爐在实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作为应急备用。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发展改革委,各城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五)加快電熱供熱和“儲氣工程”建設進度
加快供熱管網建設,充分釋放和提高電熱供熱能力,2018年10月底前,宜陽龍羽“引熱入洛”工程建成投用;城市區年度新增集中供熱面積600萬平方米,累計集中供熱面積達到6130萬平方米,2018年城市區集中供熱率達到80%以上。2019年底前,孟津“引熱入洛”工程建成投用,城市區年度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累計集中供熱面積達到6430萬平方米,城市区集中供熱率达到85%以上,清潔取暖率達到100%。2020年10月底前,擴大東線偃師首陽山“引熱入洛”供熱面積,城市區年度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60萬平方米,累計集中供熱面積達到6690萬平方米,城市区集中供熱率达到87%以上。按照“國家新增天然氣量優先用于城鎮居民和大氣汙染嚴重地區的生活、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精神,積極爭取燃氣指標,保障城市區用氣需求。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2020年采暖季前,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洛陽市日均3天用气量的应急储备能力,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城鎮燃气企業和上游供气企業的储备能力达到量化指标要求,建立完善调峰用户清單,采暖季实行“壓非保民”。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六)加快實施居民燃煤替代
抓住我市列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的契機,認真編制年度方案並精心組織實施,加快推進城市區清潔取暖和建築節能改造。2019年采暖季,實現新增“雙替代”供熱面積1260萬平方米、城市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2020年實現新增“雙替代”供熱面積1140萬平方米。供氣供熱覆蓋區域及已完成“燃煤替代”区域不得使用散煤,区域内原有的洁净型煤加工中心退出。市工商局要加强燃煤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查在城市区销售散煤行为。市環保局要加强消费环节监管,严防燃煤茶浴鍋爐、燃煤大灶、经营性小煤炉反弹复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城市管理局、煤炭局、工商局、財政局、環保局,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七)加大産業集聚區環境提升力度
城市規劃區內的産業集聚區要落實環境監管責任,建立環境監管機構,完善環境監管制度,嚴格按照“標准化建設、規範化管理、綠色化發展”的要求,積極探索“專家查问题,政府(管委会)抓监管,企業管整改,環保严执法”模式,切实加强产業集聚区环境综合整治和企業污染防治监管。要按照规划环评,严把项目准入,清理不符合产業集聚区规划的工業项目;开展产業集聚区内部及周边环境整治,做好道路降尘保洁工作,实施区域硬化、绿化,完成卫生防护距离以内居民搬迁,解决产業集聚区“髒亂差”问题;完善产業集聚区集中供熱、供气、供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保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加大产業集聚区污水收集能力建设,对截污纳管落实动态监管;监督产業集聚区入驻企業完善污染防治设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应急管理,监督集聚区内企業落实应急减排措施。通过实施区域综合整治,提高产業集聚区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和清洁化生产水平,建设生态良好的区域环境。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工信委,各城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八)開展VOCs專項治理
提高涉VOCs排放行業環保准入門檻,城市區禁止新建涉VOCs企業项目,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塗料、油墨、膠粘劑等項目。制定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綜合整治方案,將包裝印刷、工業塗裝等VOCs排放重點源納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2018年底前督促企業全部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涉VOCs企業要学习徐工集团经验,2018年底前全面治理到位。城市區改擴建涉VOCs排放項目,應從源頭加強控制,使用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加強廢氣收集,安裝高效治理設施,不得增加VOCs排放量。2019年底前,城市建成區全面淘汰開啓式幹洗機。開展VOCs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汙行爲,對治理效果差、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單位,實施聯合懲戒。扶持培育VOCs治理和服务专業化、规模化龙头企業。2020年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下降20%以上。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委、工商局,各城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九)強化科技支撐
按照生態環境部對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的工作要求,與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專家團隊開展合作,常態化開展源清單編制、源解析等工作,形成汙染動態溯源的基礎能力;加強區域性臭氧形成機理與控制路徑研究,深化VOCs全過程控制與監管技術研究;做好“一市一策”大氣汙染防治跟蹤研究及綜合解決方案,制定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路線圖,爲我市大氣汙染防治提供有效、可靠的技術保障,支撐完成我市大氣汙染防治中長期目標。加強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加快國控空氣質量監測站點調整優化,全面、准確、客觀反映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開展城市控塵計量考核,通過技術手段准確衡量各城市區保潔工作。整合建立全市大氣汙染物排放統一監管平台以及交通智能化管控方案,爲實施精准監管提供支撐。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交通運輸局、氣象局、科技局、公安局,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既是全市加快转型发展、治理大气污染的重大举措,也是市委、市政府实现城市清洁发展、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惠民实事。各相关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部門和企業要站在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及城市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委、市政府将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协调解决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充实完善各专项领导小组,建立“環保+專家+氣象”的會商研判領導小組,“環保+公安+電力”的督查分析領導小組以及“會商—指令—管控—反饋”的应急管控机制,加强會商研判,做实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
(二)壓實工作責任。各相關縣(市、區)和市直部門要依據本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實際,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實行專人專班、定時定責,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市直各牽頭單位要主動履職,加強謀劃,發揮好協調職能,各責任單位、相關縣(市、區)要主動領責、認真履責,協調聯動、形成合力,高質量完成承擔的各項任務。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市環境攻堅辦要將城市區能源結構、産業布局調整優化作爲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內容,納入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加強督促檢查。要細化部門責任,明確時間節點,嚴格實施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不能如期完成任務的要追究相關部門或縣(市、區)主要領導責任。
(三)強化政策支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研究设立企業搬迁改造、能源结构优化专项奖补资金,统筹安排产業优化资金、环境保护税、搬迁企業土地增值收益等资金使用,支持和引导重点行業企業搬迁改造。要整合特色产業园区发展、节能减排补助、新能源汽车推广、污染物排放统筹及奖励等专项资金,整合结转电子商务发展、服务外包、智慧城市等资金用于企業環保治理、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补助、“清潔取暖”试点城市补助以及省工業信息产業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向重点企業搬迁改造倾斜。市财政、金融、税务、社保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并用足用活财税、信贷、创業政策,为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提供政策支持。
(四)加強輿論引導。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涉及企業及职工个人利益,各縣(市、區)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传播正能量,打好主动仗,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引领城市清洁发展、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认真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疑释惑工作,引导企業职工和广大市民正确对待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矛盾,理解和支持城市清洁发展,切实营造加快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的浓厚氛围。
附件:1. 洛陽市城市區耐火材料、鑄造、有色冶煉、玻璃、化工、煤炭開采、砖瓦窑企業清單
2. 洛陽市城市區燃煤鍋爐清單
3. 洛陽市加快調整和優化城市區能源結構产業布局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若幹支持政策
附件1
洛陽市城市區耐火材料、鑄造、有色冶煉、玻璃、化工、煤炭開采、
砖瓦窑企業清單
序號 | 縣(市、區) | 鄉 鎮 | 企 業 名 稱 | 所屬行業 |
1 | 瀍河區 | 瀍河鄉 | 河南海格爾高溫材料有限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2 | 澗西區 | 鄭州辦 | 洛陽澤川高溫陶瓷有限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3 | 澗西區 | 鄭州辦 | 中鋼集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4 | 洛龍區 | 洛龍科技園 | 洛陽利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5 | 洛龍區 | 安乐鎮 | 洛陽邁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6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科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7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市巨強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耐火材料工業 |
8 | 伊濱區 | 诸葛鎮 | 偃师市诸葛鎮腾龙耐火材料厂 | 耐火材料工業 |
9 | 澗西區 | 工農辦 | 洛陽市壯義耐火材料制品廠 | 耐火材料工業 |
10 | 瀍河區 | 塔灣辦 | 洛陽天浩泰軌道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1 | 高新區 | 辛店鎮 | 洛陽金峰機電裝備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2 | 澗西區 | 工農辦 | 洛陽市奕升鑄鋼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3 | 澗西區 | 重慶辦 | 洛陽中重鑄鍛有限責任公司 | 铸造工業 |
14 | 澗西區 | 長安辦 | 一拖(洛陽)鑄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5 | 老城區 | 邙山鎮 | 洛陽礦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6 | 老城區 | 邙山鎮 | 洛陽新生水暖制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7 | 洛龍區 | 洛龍科技園 | 河南海泉抗磨鑄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8 | 洛龍區 | 关林鎮 | 洛陽古城機械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19 | 洛龍區 | 安乐鎮 | 洛阳龙斌精密铸業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0 | 洛龍區 | 洛龍科技園 | 洛阳鹏起实業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1 | 洛龍區 | 安乐鎮 | 洛陽瑞金耐磨抗腐材料廠 | 铸造工業 |
22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冠亞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3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合清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4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華世耐磨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5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洛北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6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明超礦山機械耐磨鑄件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7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市超藝鑄造技術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8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市鐵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29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市宇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30 | 伊濱區 | 诸葛鎮 | 洛陽諾德礦機設備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31 | 伊濱區 | 诸葛鎮 | 洛陽市海龍精鑄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32 | 伊濱區 | 诸葛鎮 | 洛阳市伊濱區益华铸钢有限公司 | 铸造工業 |
33 | 高新區 | 辛店鎮 | 洛钼集團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有色冶煉 |
34 | 瀍河區 | 北窯辦 | 洛陽紫金銀輝黃金冶煉有限公司 | 有色冶煉 |
35 | 伊濱區 | 诸葛鎮 | 洛玻集團龍門玻璃有限責任公司 | 玻璃工業 |
36 | 伊濱區 | 佃庄鎮 | 洛陽市東園化工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37 | 伊濱區 | 佃庄鎮 | 洛陽市太學染化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38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科迪藝思樹脂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39 | 老城區 | 邙山鎮 | 洛阳市三瑞实業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40 | 澗西區 | 工農辦 | 洛陽黎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澗西分公司 | 化工行業 |
41 | 澗西區 | 工農辦 | 洛陽市久興氣體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42 | 洛龍區 | 白马寺鎮 | 洛陽市白馬寺幸福化工廠 | 化工行業 |
43 | 洛龍區 | 龙门鎮 | 洛阳强龙实業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44 | 西工區 | 邙嶺辦 | 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 化工行業 |
45 | 西工區 | 邙嶺辦 | 洛陽黎明化工科工貿總公司 | 化工行業 |
46 | 西工區 | 红山鄉 | 洛陽市益昌工貿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47 | 伊濱區 | 佃庄鎮 | 偃師市安信化工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48 | 伊濱區 | 佃庄鎮 | 偃師市遠大助劑廠 | 化工行業 |
49 | 洛龍區 | 安乐鎮 | 洛陽市譽龍淨水材料有限公司 | 化工行業 |
50 | 伊濱區 | 诸葛鎮 | 洛阳龙门煤業有限公司龙门煤矿 | 煤炭開采 |
51 | 伊濱區 | 李村鎮 | 洛阳郑兴宿煤煤業有限公司 | 煤炭開采 |
52 | 伊濱區 | 李村鎮 | 洛陽市洪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砖瓦工業 |
53 | 伊濱區 | 李村鎮 | 洛阳市永牛建材实業有限公司 | 砖瓦工業 |
54 | 伊濱區 | 寇店鎮 | 洛陽市通順建材有限公司 | 砖瓦工業 |
55 | 高新區 | 丰李鎮 | 洛陽市和祥建材有限公司 | 砖瓦工業 |
附件2
洛陽市城市區燃煤鍋爐清單
序號 | 企業名稱 | 轄區 | 鍋爐情況 | 鍋爐數量 (台) | 鍋爐 噸位 | 鍋爐用途 |
1 | 洛陽高新熱力有限公司 | 高新區 | 2×35蒸噸 | 3 | 90 | 集中供熱 |
2 | 河南恒益新能源有限公司 | 老城區 | 1×20蒸噸 | 1 | 20 | 集中供熱 |
3 | 洛阳市水業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区西郊調峰熱源厂 | 洛龍區 | 3×75蒸噸 | 3 | 225 | 集中供熱 |
4 | 洛陽市熱力公司東區臨時熱源廠 | 瀍河區 | 2×20蒸噸 | 2 | 40 | 集中供熱 |
5 | 洛陽市熱力公司七一路熱源廠 | 西工區 | 4×35蒸噸 | 4 | 140 | 集中供熱 |
6 | 洛阳市热力公司伊濱區热源厂 | 伊濱區 | 2×100蒸噸 | 2 | 200 | 集中供熱 |
7 |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西區) | 澗西區 | 2×20蒸噸 | 2 | 40 | 工業使用 |
8 |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東區) | 西工區 | 4×20蒸噸 | 5 | 115 | 工業使用 |
附件3
洛陽市加快調整和優化城市區能源結構
产業布局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若幹支持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城市区能源结构、产業布局调整优化,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制定如下支持政策。
一、 財政資金扶持政策
1.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市财政要统筹安排各项资金,支持和引导耐火材料、铸造、有色冶煉、建材、化工等重点行業企業关闭退出或搬迁转移。具体由市財政局、工信委参照《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城市区工業企業搬迁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洛政〔2014〕35号)补贴政策,结合搬迁企業实际,实行“一企一策”。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工信委、发展改革委、環保局
2. 創新財政支持方式
市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产業基金,规模为10亿元。市财政部门要創新財政支持方式,改变过去的贴息、补助等无偿方式,通过设立产業投资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力,引导产業资金支持大气污染治理、搬迁转移和转型升级。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二、 土地利用支持政策
3. 加快土地收儲出讓
重点行業退出企業涉及的国有存量土地,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且距离城区较近的,应加快功能转型,优化规划引导,鼓励开发商業、居住、旅游、娱乐、金融、服务業等经营性用途。企業搬迁后,土地由政府统一收储公开出让,土地出让净收入可部分用于支持退出企業职工安置、搬迁补助以及环境治理。
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規劃局、財政局,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 鼓励企業转型升级
对规划用途暂时无法调整,距离城区较远且现阶段各项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的区域,企業可通过“騰籠換鳳”,鼓励发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生产性服务業及“四新經濟”(新技术、新产業、新業态、新模式),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使用权类型使用土地。国土部门统筹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多规合一以及工矿废弃地复垦置换等政策,保障企業转型升级、整合重组用地需求。
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規劃局、財政局,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 財稅優惠政策
5. 增值稅優惠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稅優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重点行業企業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6. 所得稅優惠
(1)加计扣除。企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按照《企業所得税法》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2)加速折旧。企業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按照《企業所得税法》可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3)减计收入。企業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業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税法》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計入收入總額。
(4)税额抵免。企業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照《企業所得税法》可按10%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5)政策搬迁。对符合搬迁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業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2012年第40號)規定享受有關政策。
(6)兼并重组。对符合兼并重组条件的,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業重组業务企業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號)規定,享受有關重組政策。
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7. 財力分成
(1)財力補償。屬于列入市政府統一規劃,必須遷移的且年區級收入超過100万元以上的企業,由市税务部门按年向市財政局提供跨区变更纳税的企業全年分税种入库情况。迁入区第一年按区级收入80%比例、第二年按區級收入50%比例、第三年按區級收入20%比例对迁出轄區计算补偿(以上比例均为扣除上缴省三税增量的20%後計算,下同),年終通過財政專項結算分配給有關城區,期限3年,其他情況不予考慮。
(2)规费减免。企業在搬迁新建过程中涉及的市政府权限范围内的行政事業性收费依法予以减免。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城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 金融支持政策
8. 給予信貸支持
按照“區別對待、有扶有控”的原则,优化重点行業布局和转型升级信贷支持。
(1)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通过布局优化能够达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得抽贷、压贷、断贷。
(2)对生产经营暂遇困难但通过转型升级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企業,优先申请使用市级应急周转资金,综合采取调整贷款期限、利率、还款等方式,继续給予信貸支持。
(3)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僵尸企業”,或環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業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洛陽市中心支行、洛陽銀監分局、駐洛各金融機構
9. 推进企業兼并重组
支持银行按照依法合规、自主决策、风险可控、商業可持续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業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等業务,引导企業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
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洛陽市中心支行、洛陽銀監分局、駐洛各金融機構
10. 加快不良資産處置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通过清收、转让、核销等有效手段,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鼓励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创新合作模式,在批量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为企業提供涵盖并购重组、债权融资、担保增信、产权交易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洛陽市中心支行、洛陽銀監分局、駐洛各金融機構
五、 職工安置政策
11. 社保補貼政策
企業(單位)吸纳因大气污染防治退城搬迁企業中与原單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人员中的就業困难人员,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因大气污染防治企業退城搬迁与原單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人员中的就業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所需资金从就業补助资金中列支。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2. 穩崗補貼政策
对重点行業转型升级企業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并足额缴纳失業保险费,且不裁员或裁员率低于城鎮登记失業率的,给予稳岗补贴,补贴标准为上年度实际缴纳失業保险费总额的50%。所需补贴从失業保险基金中安排。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3. 自主创業政策
凡因大气污染防治企業退城搬迁中与原單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就業困难人员自主创業的,可享受创業(开業)补贴、创業担保贷款等创業扶持政策;上述就業困难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入驻市级以上创業孵化基地的,在创業孵化基地发生的物管、卫生、房租、水电等费用,3年內給予不超過當月實際費用50%的運營補貼,年補貼最高限額1萬元。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